“如果要评价2002年度的商业人物,那必须要提一提方卓的名字。”</br>“开辟海外音乐播放器市场,向全球巨头索尼发起挑战,与美国上市公司苹果在北美鏖战,这是方卓的易科科技在2002年所做的事。”</br>“与此同时,这位易科总裁出人意料的布局新浪股权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驱逐董事会,成功控制这家国内第一的门户网站。”</br>“单单这一年,方卓就足以在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。”</br>“时至今日,新浪的股价已经是原先的四十多倍,是中概股在美国最高价格的股票,易科的产品也畅销海内外,开始打算上市。”</br>“所以……这愈发让人对方卓此时此刻的选择充满疑惑。”</br>“他为什么要进入一个陌生的半导体领域?”</br>“他要如何来完成一次以蛇御象的投资操作?”</br>“方卓的资本运作能力在收购新浪的时候已经显露一二,纵使如此,百亿的资金规模仍然让人望而生畏。”</br>“更为可怕的是,这个资金规模因为晶圆厂项目的特殊很可能没有水分。”</br>“最可怕的是,百亿数字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。”</br>“换成任何一个人,我恐怕都会反对、看低这样冒失的跨行举动,可如果这个人是方卓,不得不说,尽管我的最终结论仍旧没变,但心中基于商业常识的判断是有所动摇的。”</br>“我听到方卓的百亿半导体投资,第一反应是质疑他,第二反应是怀疑自己。”</br>“这就是2002年度最耀眼商业人物的威力。”</br>“只是,如果方卓也为他自己过去的成功而沾沾自喜,认为只要他愿意,项目就能成功,那么,今年的夺目或许就是方卓最后的好光景。”</br>“毕竟,商业风云变幻,我们也见识过太多的厉害人物坠入尘埃。”</br>——《华夏经营报》。</br>“据悉,方卓正在紧锣密鼓的着手半导体投资事宜。”</br>“针对这一消息,我们采访了半导体行业的数位专业人士。”</br>“华虹的一位副总裁表示,这个消息确有其事,早先已经在行业里流传,虽然具体还不确定项目落户在哪,但方卓恶意的挖人让整个行业风声鹤唳。”</br>“中芯国际的知情人透露,方卓要投的项目有原中芯高级领导参与,公司也有一小部分的工程师被一起挖走。”</br>“不同于华虹和中芯的态度,国内自主IC设计的海思高级副总裁对我报表示,乐于见到内地出现更多的晶圆厂,但不认为方卓的项目在未来数年内能形成太大的竞争力。”</br>“读者们可能不清楚,晶圆厂是IC产业链里最关键的部分,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,我们国内最强的就是中芯国际,也只有它有望继续追赶国际一流水平。”</br>“目前,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方卓这一次的投资,这位新浪和易科掌门人又是否能突破专业人士的判断,时间会验证一切。”</br>——《南方都市报》</br>……</br>伴随着方卓的“冰饮计划”开启第二轮城市考察,媒体综合各方面信息的报道也映入了很多人的眼帘。</br>除了对方卓本人的分析、业内准同行的看法,更多媒体关注着一件事——方卓这位排名第九的福布斯富豪到底如何运作出100亿的资金?</br>要知道,富豪榜上给出的方卓身家才20多亿,这个数字距离100亿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。</br>那这位总裁投资的金钱来源到底是哪里?</br>又有谁敢拿出来如此之多的资金让这位总裁从互联网杀入半导体?</br>媒体和大众的疑问还有很多,连带着方卓互联网里的一些朋友也打电话询问了情况。</br>之前方卓化了一拨缘,彼时口上挂着的就是“领导关心半导体”,现在经过新闻爆料,这……这就算领导关心,一口气就弄个一百亿来玩,那也太大手笔了吧!</br>这样一对比,化缘的钱简直不是钱!</br>网易丁磊、搜狐张朝阳、腾讯马华腾等人看到新闻里的描述,看到舆论里的分析,一下子对先前给出的钱有种“打发叫花子”的自惭形愧,也忽然就对华夏企业家产业投资基金会多了不少热情。</br>在他们看来,没有领导关照肯定不能搞来那么一大批钱,而真搞来那么一大批钱,虽然也让人惊讶,但放在小方总身上似乎就能让人理解了。</br>如此情况之下,备受关注的当事人方卓没有接受采访,他就是一门心思的要敲定不同机构的投资。</br>因为项目涉及的资金太大,方卓虽然营造了不少默契,但想要迅速落实还是有些难度,别看高盛给易科推荐的首席财务官都到岗了,投资的合同还是迟迟没能议定。</br>这需要一个突破口。</br>庐州国投当不了这个突破口,它是投资会议里最弱势的一方,在几个机构眼里甚至随时都能被踢走。</br>易科集团和MIGA基金当不了这个突破口,它所展现的资金本就是应该的,如果方卓既不懂技术,又没有资金,机构方压根不会考虑进场。</br>方卓思来想去,高盛有种暧昧的狡猾,德银有种状似憨厚的机诈,这个突破口还得放在老实的DCM身上。</br>投资会议已经召开三轮,几家机构都不急表态,而方卓关于期权池的设立已经降到10%,这是他用来吸引大才的底线,已经不能再降。</br>8月1号,方卓让人通知高盛、德银、IDG、DCM将在4号召开第四轮投资会议。</br>也就在这一天,方卓终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,从正面回应了备受关注的投资行动。</br>这次采访算是半推半就,毕竟,他和央视一直有不错的关系,不提曾经上过的节目,对方几次的正面报道都帮了不少忙。</br>采访依旧是联合采访,央视来了,新浪也就来了。</br>方卓首先解释了资金情况,因为已经在逐渐出手,现在也没什么好隐瞒:“很多媒体写了百亿规模,实际上,这是我们的项目预算,我们是在争取这个数字,而不是已经拥有这些钱,大家把钱想得太轻松了。”</br>“我看着报纸上的报道,感觉自己就是个印钱的。”</br>“当然了,我手上也有一部分的资金,这些钱是来自当初对搜狐和网易的投资。”</br>“我前两年一直坚信华夏的互联网行业有着光明的未来,这种坚信不仅仅是口头上,也落实在了行动里,搜狐的股票差不多出完了,网易的还剩部分。”</br>方卓很坦诚的聊到这些。</br>央视记者好奇的问道:“方总,你持有的搜狐和网易股票有多少?如果我没记错,你的私募基金还曾上它们的股东榜单对吗?”</br>“最开始是触发了一个美股的举牌线,这两部分的股票出手差不多是2亿美元。”方卓轻飘飘的给了个答案,随着网易的涨幅,他手上还有部分没出手的持股,实际上比当初预测的要多。</br>记者沉默了。</br>连带后面的镜头都跟着晃了晃,仿佛在为这个数字惊叹。</br>“那、那方总最开始投资买入它们的成本是多少?”记者结巴了一下,忍不住问道。</br>方卓想了想:“成本不高,综合起来是一块多钱买入的。”</br>网易的成本最低,去年停牌后还不到1美元,而它的涨幅则是相当惊人的要追上新浪。</br>记者再次沉默,好几秒之后才问道:“方总,这就是传说中的价值投资吗?”</br>方卓哈哈大笑:“这是价值投资+运气而已,即便这样,这钱距离投资半导体还差得远,所以我们在和一些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谈,看看能不能填补这一块。”</br>记者追问道:“能填补吗?”</br>“不知道,在努力,认识了一些新朋友,也找了一些老朋友,比如我们易科的股东IDG,他们先前是不打算投这个项目的。”方卓摆出一个老朋友,“后来认真了解我们项目之后,他们在很积极的打算投钱。”</br>方卓在老熊还没回京城的时候真问过他是否投钱。</br>熊潇鸽极其坚定的回绝,一点都没有考虑的意思,他从心里认为这个项目的回报周期可能出乎意料的长。</br>不过,作为老朋友,他也表示,不管是谁要考虑投资项目,自己都可以第一时间各种来撑场子。</br>所以,才有了由熊潇鸽把项目透露出去的动作,也有了方卓面对央视的表示。</br>“方总,很多人都好奇,你为什么要选择半导体呢?这个行业似乎显得有些吃力不讨好。尤其,你出售搜狐和网易股票可以那么轻而易举的获得巨额财富,为什么要进入一个‘苦’字当头的行业?”央视记者问了个长问题。</br>方卓应对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答案,现在面对官媒,他考虑了一下,说</br>